湖北省云学部分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4 年湖北云学部分重点高中高二年级 9月联考
生物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关“遗传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和果蝇均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B. 自由组合定律体现在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每对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
D. 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
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详解】A、豌豆和果蝇都是常见的遗传学研究材料,都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A正确;
B、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分离、不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B错误;
C、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每对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分离定律,C
正确;
D、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而分离;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
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
也不进行减数分裂,故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遗传,D正确。
故选 B。
2. 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正常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雌性动物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B. 细胞①中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1
C. 细胞③中可能存在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配子形成时上述细胞出现的顺序为③→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处于有丝分
裂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③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此雌性动物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A正确;
B、由图可知,细胞①发生了着丝粒分裂,细胞①中核 DNA 分子数为 8,染色体数为 8,因此核 DNA 分子
数:染色体数=1:1,B正确;
C、细胞③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可推知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非同源染色
体
的
自由组合,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细胞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
是雄性动物生殖细胞,细胞③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配子形成时上述细胞
出现的顺序为③→①→②→④,D正确。
故选 C。
3. 下列有关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思利用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 艾弗里运用“减法原理”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用含 32P或35S的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来侵染大肠杆菌
D. 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 RNA 能使烟草叶片感染病毒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对照实验中,控制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
响因素称为“加法原理”;与常态相比,人为地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称为“减法原理”。
【详解】A、格里菲思
的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存在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 S细菌,A错
误;
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各实验组的设置采用酶解法,在自变量的控制上利用了“减法原理”,但只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并未证明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
C、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应该先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培养基培养大肠
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C错误;
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 RNA 能使烟草叶片感染病毒,从而证明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D正
确。
故选 D。
4.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下列有关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选择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导致新物种形成
B. 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 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指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
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
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
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可以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捕食及相互协助等实现的,例如羚羊和猎豹之间的协
同进化就是通过捕食实现的,B错误;
C、“收割理论”提出捕食者往往捕食种群个体数目较多的种群,可以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所以
捕食者的存在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即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一定是形成了
新物种,D错误。
故选 C。
相关推荐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6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6
作者:envi
分类:分省
价格:3知币
属性:19 页
大小:982.9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5
作者详情
相关内容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答案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11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