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 历史 答案
高一上学期历史月考试卷(12 月份)
满分:100 分;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 分)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中,提供了很多史料。下列史料
符合历史发展顺序的是( )
① 西周早期成王时的青铜器 ②仰韶文化时期的彩绘陶器
③ 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黑陶 ④殷墟出土的刻有文字的龟甲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④① D.
③④②①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5000 年至前 3000 年;龙山
文化持续时间是公元前 2500 年至公元前 2000 年;商朝时间是约公元前 1600 年—约公元前
1046 年;西周时间是约前 1046—前771 年,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③④①,C正确,ABD 排除。
故选 C。
2. 周代的整个中国是一个“天下”“天下”没有边,也没有界线,有向远处扩散而逐渐淡化的
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是统治的权力,更是通过文化交融而构成的一个新的文化一一“天
下”的文化。以下能够推进“天下”文化发展的是
A. 敬天法祖的思想观念 B. 宗法分封的统治秩序
C. 三纲五常的治国思想 D. 崇尚自然的天人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宗法血缘关系构建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形
成了所谓的“天下”文化,B正确;A是宗法制的影响,排除;三纲五常思想在当时尚未
产生,C排除;D是道家思想,当时尚未产生,D排除。故选 B。
3.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
没有剩余。皇权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
来说不具有吸引力,而乡土社会中的皇权,在人民实际生活上看,是松弛和微弱的,是挂
名的,是无为的。”这说明古代中国
A. 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不会建立起横暴权力
B. 乡土社会不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
C. 乡土社会不为封建国家承担赋税
D. 皇权“不下乡(县)”有其经济原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满足自身的需求后,几乎没有剩余。皇权
在乡土社会中无法靠其统治,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乡土社会对皇权来说不具有吸引
力”可得出,因为乡土社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因此不能支撑皇权,所以导致皇权“不
下乡(县)”,说明皇权“不下乡(县)”是有其经济原因的,D项正确;材料反映提乡
土经济与皇权的关系,而不是强调“横暴权力”的产生,排除 A项;乡土社会仍然处于中
央集权控制之下,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问题,排除 C项。故选 D项。
4. “一池三山”园林模式首创于汉朝建造建章宫时,在宫中开挖太液池,池中堆筑三座岛
屿,呈三角状布局,具有向心的空间感,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
命名,以模仿仙境;此后逐渐成为历代皇家园林的传统格局。这说明"一池三山"园林模
式
A. 形成的文化根源是佛教思想
B. 反映了小农经济封闭性特征
C. 凸显了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
D. 体现出中央集权的理念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具有向心的空间感”可知,“一池三山”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符合皇家中央
集权的理念要求,故 D正确;“一池三山”中的三山以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
三座仙山而命名,并非受佛教思想影响,A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特
征”,排除 B;“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实用性功能”,排除 C。
5. 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
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
训是
A. 赋繁役重激化矛盾 B.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
C. 穷兵黩武暴政而亡D. 统治者志大而才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隋朝国家财力丰富,却短命而亡,说明隋朝国家富裕,而不能与人民共享,造成
阶级矛盾尖锐,引发农民起义,这是隋朝灭亡留下的深刻教训,故选 B;AC 两项材料信息
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隋朝统治者志大才疏,排除 D。
【点睛】
6. 驱傩是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在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民间广泛参与
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寻常百姓和皇帝都来观赏大傩活动。由此可知宋代(
)
A. 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 B. 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
C. 民间娱乐活动没有等级差别 D. 商业经营方式丰富多样
【答案】A
【解析】
【
分析】
【详解】材料中的“驱傩”“成为民间广泛参与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寻常百
姓和皇帝都来观赏大傩活动”等信息可知,“驱傩”从祭祀发展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
甚至连皇帝都来观赏,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A 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
了“驱傩”由祭祀发展为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活动,反映不出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B
项错误;君民同乐傩戏并不意味着等级差别消失,也不符合史实, C 项错误;材料主要体
现的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井生活的丰富,不涉及经营方式丰富多样,D 项错误。
7. 明末清初,近万部西方书籍被传教士带入中国,其中四百多部翻译成中文。王夫之、顾
炎武、黄宗羲等思想家均受到西学影响。康熙年间出版的《数理精蕴》是一部东西方数学
家共同撰写,融中西数学于一体的教科书。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收录评述了三十余部
西学著作。材料反映出( )
A. 西学东渐使传统科技重生B. 中外官方交流规模空前
C.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D. 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动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思想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康乾时期编撰的著
作也含有西方的成果,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C项正确;近代前夜,传统科技走
向没落,不是西学东渐使传统科技重生,排除 A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外交流的主体,排除
B项;鸦片战争后,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动摇,排除 D项。故选 C项。
8. 历史学者陈宝良对于明代文化曾做出这样的阐述:“正德时期(1506—1520 年)可以作
为明代文化变迁的分水岭,思想文化开始由明初的保守、沉闷,逐淅趋向革新、活跃。明
代文化在正德前后表现出的两种迥然不同的特色的根本原因是
A. 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B.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明朝对外交流的活跃D. 陆王心学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思想意识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资
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上的发展刺激了社会意识的变动,从而使思想文化趋向革新、活跃,
故乡 UANB;明朝君主专制从明初就开始加强,排除 A;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对外交
流并不活跃,排除 C;陆王心学的发展属于哲学范畴,是对儒学的发展,与革新、活跃不
符,排除 D。
9.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
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
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 1830 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观点意
在说明
A. 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 B. 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
结果
相关推荐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6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4
-
2025-01-16 6
作者:envi
分类:分省
价格:3知币
属性:11 页
大小:32.2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2-06
作者详情
相关内容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答案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地理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
-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期末考试11
分类:分省
时间:2025-01-16
标签:无
格式:DOCX
价格:3 知币